我校学子在物理与实验创新竞赛获“全国直通车”资格

撰稿人:王旭发布者:庾添发布时间:2025-08-28浏览次数: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精神,由江苏省物理学会、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与实验创新竞赛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办,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承办的第二十二届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于8月22日至24日在南京举办。我校6项作品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其中一等奖作品获“全国直通车”资格,将直接晋级2025年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决赛。

为加强与全国赛的衔接,本届竞赛进行了赛制改革,首次设置“全国直通车”环节,极大激发了全省高校学子的参赛热情。自2月18日赛事首轮通知发布以来,共有46所高校提交539项作品,包括论文类54项、命题类280项和自选类205项。经各高校预赛选拔,411项作品进入复赛。竞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复赛作品进行分组网络匿名评审,最终91项作品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决赛,各参赛队伍通过作品现场演示、接受专家提问、进行深度答辩等环节,充分展现了扎实的物理基础、出色的创新实践能力及前沿的创新思维。经决赛评审组现场严谨评定及评奖会议集中审议,本届竞赛共评选出一等奖44项、二等奖108项、三等奖117项,其中25项作品斩获“全国直通车”资格,将直接参加全国决赛。

面对本届竞赛赛制调整、初赛时间提前至上半年的新挑战,指导教师与参赛团队克服困难,充分利用课余、周末时间投入备赛,历经近半年的反复打磨——从竞赛方案的多次筛选优化,到实验作品的逐步设计成型,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暑假期间团队成员仍坚守校园,持续完善作品细节,为最终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基础学科建设与改革迈入全新阶段。江苏省大学生物理与实验创新竞赛作为重要的学科交流与实践平台,正成为激发高校学子创新潜力、推动物理学科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学校将以本次竞赛为契机,全面总结参赛经验,进一步优化物理及实验科技类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实践创新能力,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注入新动能。

(基础课部  撰稿/供图:王旭;审核:王志萍)